被封杀的“AI教父”李一舟带着49元新课杀回来了!
2025年3月26日晚8点,视频号直播间里,西装革履的李一舟对着镜头侃侃而谈:“芯片会变成白菜价,但流量永久是黄金。”
这位曾被戏称为“我国AI教父”的争议人物,在阅历课程下架、账号冻住、央视点名后,悄然换上新马甲重返战场。
从“清华博士教你玩转AI”到“普通人怎么靠流量年入百万”,李一舟的转型之路,恰似一面照妖镜,折射出常识付费职业“封而不死”的荒谬实际。
一、复生暗码,从AI神坛下跌,在流量凹地重生1、封杀后的“变形记”,从AI导师到流量军师
2024年2月,李一舟的AI帝国轰然坍毁:微信小程序“一舟一课”因违规被关停,视频号遭制止重视,抖音橱窗清空。
彼时他曾在朋友圈发文:“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”,但顾客投诉反应渠道多个方面数据显现,仅黑猫投诉一家就累计收到超2300条关于其课程虚伪宣扬的指控。
抖音新账号“李一舟商业思想”简介写着“不蹭热门,不讲AI,专心小而美商业形式” 。
视频主题从“ChatGPT推翻职场”变成“给未来工作的五条主张”“华为与小米的本质区别” 。
这种战略调整马到成功:据新榜监测,其视频号账号“李一舟AI”30天内带货销售额打破46万元,场均观看人数较封杀前增加37%。
在直播间挂出“本场不卖AI课”标识,但课程内容仍包括“用AI生成爆款案牍”等擦边内容。
购买课程后强制增加企业微信,经过社群推送1980元高阶课,构成“49元引流-社群转化-私域收割”链条。
在最新一期视频中,他对着镜头叹气:“我见过太多人由于不理解流量,错失改变命运的时机”
这种“去中心化”的运营形式,让监管难度猛增。一位MCN启航负责人泄漏:“现在他们的中心财物不是账号,而是涣散在300多个微信群的6.7万付费用户。”
李一舟新账号发布的“给创业者的十条劝告”视频中,包括“捉住渠道缝隙才干暴富”等灵敏内容,但上线小时未被下架。
咱们可以从几方面来看,一是私域优势,课程购买页直接跳转微信付出,买卖数据不进入渠道监测体系 。其次是视频号的方针盈利,2025年视频号发动“创作者倍增方案”,对GMV超10万的商家给予流量歪斜,李一舟团队正是运用该方针取得天然流量加持 。
商业数据需求,2025年Q1视频号电商GMV同比增加210%,但服饰、美妆品类占比超70%,亟需常识付费类目拉动客单价 。
内容多样性考量,算法工程师泄漏,渠道正在测验“争议内容权重模型”,恰当保存李一舟类账号可提高用户逗留时长。
监管滞后性,与抖音的AI巡检体系比较,视频号首要依靠人工审阅,处理周期长达72小时,给违规操作留下时间差。
账号矩阵,团队一起运营“李一舟AI”“创业兵书”“流量研究院”等8个账号,内容彼此导流
课程代工,与第三方教育学习办理机关合作开发课件,版权费仅占销售额的15%,远低于职业均匀的40%危险阻隔,用亲属名义注册公司,课程收益经过虚拟钱银结算。
从地域散布看,三线%年龄结构,35-50岁人群购买份额达54%,多为实体店经营者。
再从行为形式解析,超80%用户经过“微信搜一搜”进入直播间,而非传统信息流引荐。
这些改变提醒出更深层的社会焦虑:当传统生意难以为继,49元的“救命稻草”成为心思安慰剂。
李一舟团队运用“认知晋级”“商业闭环”等代替“暴富”“躺赚”等灵敏词 ,将营销话术嵌入事例拆解。
例如用“某学员靠短视频月入10万”的故事暗示课程作用 ,别的,直播回放主动删去,课程内容加密存储于私有云。
近年来,很明显的可以精确的看出,新一代用户正在构建反收割网络,课程测评联盟超越5000名学员自发组成“常识打假群”,用AI东西剖析课程水分份额。
民间组织“反常识欺诈中心”经过大数据追寻灰产账号,半年内促进13起团体诉讼。
李一舟的复生,撕开了常识付费职业最荒谬的实际面纱:当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高悬,当渠道的流量饥渴遭受人道的认知缝隙,这场“封杀-复生-再封杀”的循环游戏永久都不或许完结。
但另一个维度上,这场闹剧也孕育着活跃改变,对渠道,视频号需求警觉成为灰产温床,2025年Q2行将上线的“课程质量分”体系或是破局要害 。
对从业者,头部MCN已发动“课程白名单”认证,用第三方审计重塑职业信赖。
对用户而言,渐渐的变多人开端了解:49元买不到人生捷径,但满足购买一堂深入的社会认知课。
正如某位学员在退款维权群里的留言:“感谢李一舟,他让我理解——对立焦虑最好的方法,便是中止为焦虑付费。”在这个信息过载的年代,或许这才是最贵重的免费课程。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